平臺建設 構建優(yōu)質服務
積極推進訴訟服務中心、執(zhí)行指揮中心以及審判流程公開平臺、裁判文書公開平臺、執(zhí)行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工作,搭建司法公開新平臺。
建立訴調對接中心,加強與行政機關、人民調解組織、行業(yè)調解組織等部門的對接工作,整合力量,實現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在程序安排、效力確認、法律指導等方面的有機銜接,建立多元化解糾紛機制,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
著力加強訴訟服務現代化和智慧法院建設,建立了云解紛平臺,并開通了現金、轉賬、微信、支付寶等電子繳費方式,極大地方便了當事人,提升社會公眾對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的體驗感。
嚴懲犯罪 營造治安環(huán)境
對刑事案件開展繁簡分流工作,有50%的刑事案件通過簡易或者速裁機制進行解決,2019年,共有259件刑事案件進行了速裁程序快速審理,有效快速地營造了良好的治安環(huán)境。
認真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發(fā)揮好刑事審判的懲戒、威懾、預防功能,有效打擊違法犯罪,保障人民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為營造良好營商環(huán)境提供法治保障。
化解糾紛 營造市場環(huán)境
對民商事案件開展繁簡分流工作,有80%的民商事案件通過速裁機制進行解決,2019年,共有437件涉民營企業(yè)案件通過小額速裁程序快速審理。案件審理過程中,充分利用新時代信息手段,讓信息多跑路,讓當事人少跑路,讓當事人在法院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司法獲得感,構建共治共享的營商環(huán)境。
加強對人身權、財產權的保護,遵循依法保障經營主體發(fā)展的原則。如:允許當事人在判決前補辦需要有關主管單位批準登記后才生效的合同。對在民、商事案件審理中發(fā)現的涉嫌犯罪的,如:合同詐騙、非法集資等,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疫情防控期間,大力開展網上立案、網上辦案工作,截至2020年3月10日,受理網上申請98件,網上立案43件,網上開庭10件、網上調解15件、電話調解83件、微信調解34件。
妥善審理破產案件,依法保障服務國家調結構、去產能政策的實施,加大對破產案件的審理力度,配強審判團隊。妥善審理破產案件,推動完善市場主體救治和退出機制,以法治化手段鞏固和保障“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
加大執(zhí)行 營造信用環(huán)境
加強和規(guī)范執(zhí)行工作,提升經營主體權益實現的獲得感。對有發(fā)展前景的負債經營主體,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多做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和解工作,聯動各方面的力量,保證有發(fā)展前景的負責企業(yè)正常經營,使雙方利益均得到正常保障,達到雙贏的效果。全面落實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推動信用聯合獎懲工作,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大格局。2019年,蒙自法院共公布八批64名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
營造氛圍 強化法治宣傳
依托該院“兩微三網”等新媒體平臺,大力宣傳解讀黨和國家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通過庭審直播、法官講壇等多種形式,營造依法經營、依法治企濃厚氛圍。
與脫貧攻堅、“創(chuàng)文”工作有機結合,通過進農村、進機關、進學校、進街道、進社區(qū)、進企業(yè)開展法治宣傳活動,通過現場發(fā)放法律宣傳材料、解答群眾提問、展出漫畫展等,積極宣傳相關法律知識及案例,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蒙自創(chuàng)文辦 蒙自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