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榴城”——蒙自,有著700多年種植石榴的歷史,15萬畝石榴園,是產業(yè)、是愿景、是家園、更是蒙自各族兒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民族團結象征。長期以來,蒙自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結合蒙自實際走出一條“石榴家園”創(chuàng)建之路,不斷推進蒙自市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堅持“不謀民族工作不足以謀全局”的理念,將民族工作視為政治工程、生命線工程、牽引能動工程,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zhàn)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把民族團結示范創(chuàng)建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與各項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納入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納入政治考察、巡視巡察、政績考核。
持續(xù)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十縣百鄉(xiāng)千村萬戶”示范引領工程,2016年以來累計爭取少數民族發(fā)展資金4093萬元,實施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項目1個,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30個、產業(yè)示范基地1個,支持12個少數民族村實施了修路、建活動室等民生工程。實施少數民族優(yōu)秀文化保護傳承工程,2016年以來累計爭取少數民族文化項目14個,資金140萬元,累計培養(yǎng)傳承人100余人,開展少數民族音樂舞蹈、民族剪紙刺繡傳承保護,進行《蒙自洞經音樂》《蒙自彝繡拾珍》《彝語尼蘇話與漢語常用詞匯對照》等書籍編纂。
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學校、教育基地和主題公園創(chuàng)建,建成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室3個,創(chuàng)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學校8個、教育基地3個、主題公園1個。圍繞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泛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宣傳教育,組建“紅色小蜜蜂”“馬燈”“蒙小青”等紅色文化宣講團,開展多種形式的體驗教學、主題黨日、紅色故事大家講活動2300余場次,累計受眾 80萬余人次,用共同理想信念引導各族群眾賡續(xù)精神血脈,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
構建各民族互嵌式社會條件,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動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建成12個脫貧攻堅安置點,3628名隨遷人口易地搬遷,8615名大中型水庫移民互嵌安置在壩區(qū)鄉(xiāng)鎮(zhèn)。開展“全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范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建設戶籍住房保障、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保障、宣傳教育保障、社會保障、法治保障等七大服務平臺,為19.8萬流動人口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切實解決來蒙各族群眾融入難、安居難、就業(yè)難、保障難等四大難題,為在蒙自生活工作的各族群眾創(chuàng)造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真正讓流動的各族群眾在蒙自“落得了腳,扎得下根,安得了心”。
夯實民族工作法律基礎,以法律保障民族團結,建立多元化解糾紛機制,堅持推進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把民族團結納入村規(guī)民約、居民公約章程,新建訴前調解一站式服務中心和訴前委派調解中心,探索組建“警社110”“蒙城義警”聯防聯巡聯治隊伍,定期組織開展涉及民族宗教領域的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化解,依法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事件,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隱患,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蒙自市委統戰(zhàn)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