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美妙的歌曲,無數人會去傳唱,因為它和諧。云南蒙自市,廣大市民如同樂譜上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攜手演繹著一首和諧動聽的幸福贊歌,縈繞在城市上空久久回蕩。
從娃娃抓起,推動各民族友好相處是蒙自市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之一。
先后榮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云南省民族團結教育示范學校”等稱號的蒙自市團結小學,擁有4600余名學生,隨遷子女占全校學生總人數的80%,少數民族學生占全校學生總數的66%,近年來,該學校從外部環(huán)境入手,通過展示墻體標語、電子滾動標語、開設主題教育展區(qū)等方式,讓各民族師生潛移默化受到民族團結進步方面知識的教育。教育工作中,配齊師資,以省編地方教材為依托,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課程;編排民族大課間操,將各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機融入國旗下講話、校園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從課堂到課間,團結小學長期持久、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
蒙自團結小學“小白鷴鳥”合唱團參賽剪影 2022年7朋攝
“我們十年如一日加強入學、待遇、課后服務保障,實現各民族學生、隨遷子女享受同等待遇,收獲的是校園里學生團結進步、師生和睦相處的可喜成績,去年,我校由多民族學生組成的“小白鷴鳥”合唱團榮獲國家級金獎。平時,我們還聽到不同民族的家長們互相幫忙接送孩子、照顧孩子的感人故事,我們的師生和家長,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團結小學副校長劉云春說。
多民族日常活動剪影 2022年8月 市創(chuàng)文辦提供
“退役后,是社區(qū)黨組織為我們提供交流和相聚的‘家’,作為一名黨員,我?guī)ь^參與‘學雷鋒服務隊’‘紅袖標巡邏隊’,目前我還擔任洲際華府小區(qū)業(yè)委會副主任。”退役軍人黃濤自豪地說道。
“紅袖標巡邏隊”2023年4月 藍天社區(qū)提供
蒙自市觀瀾街道藍天社區(qū)建立的“雙擁之家”,成立了退役軍人黨支部和“兩參”退役老兵黨支部,引導退役軍人積極投身到群眾求助、糾紛調解和組建小區(qū)業(yè)委會等基層事務中,“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的和諧場景在社區(qū)各個角落生動演繹。
十余年高考季從不缺席的蒙自“高考愛心車”,免費幫助考生安全、準時抵達考場,促單位、企業(yè)“我為群眾辦事”活動看得見并出成效;“三話六學”實踐活動中的“蒙小青”“馬燈”“美孃孃”等特色宣講團,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特別是蒙自市政務服務局公開的舉報電話、地址、網址、二維碼等方式,以及蒙自市信訪局來電、來訪、來信、網絡“四位一體”信訪渠道,架起了黨委、政府和市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也成為促進蒙自市經濟社會和諧發(fā)展的“粘合劑”。
良好的生態(tài)基底,成就人與自然高度共融的生活環(huán)境。蒙自市按照“見縫插綠、增綠補綠,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行路見蔭、四季見花”標準,先后投入3.86億元資金實施城市綠化工程69項,一幅幅“藍天白云、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生態(tài)畫卷在蒙自市盡情舒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例證再也層出不窮,市民美好生活新空間不斷涌現。
蒙自生態(tài)景觀剪影 2021年5月 李星攝
近日開展的“與蒙同行之圓夢騎士”滇南國際·公益騎行活動,500名騎行愛好者繞著蒙自南湖激情開騎,他們在綠蔭大道上呼吸著新鮮空氣感嘆:“時而世外桃源,時而又見高樓聳立,真是奇妙的體驗!”。蒙自城市,由138個大大小小口袋公園串聯起的綠道,恰是蒙自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碩果呈現剪影。
蒙自長橋海,每年有大批白鷺鷥鳥、白鵬鳥等鳥類云集覓食,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相繼光顧,“鳥不走、人可留”的和諧生態(tài)景觀,為美麗的蒙自又添生機。“很多各地的鳥類愛好者都喜歡來這兒觀賞、拍照,說明咱們這兒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愛鳥護鳥已成為村里人的責任,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也成為全村人的廣泛共識。”蒙自觀瀾街道永寧村村民李兵自豪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