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開
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市級各辦、局:
《蒙自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實施辦法》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xiàn)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5年1月2日
(此件公開發(fā)布)
蒙自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快發(fā)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有效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特別是從事基本公共服務的新市民階段性住房困難問題,根據(j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fā)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國辦發(fā)〔2021〕22號)、《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fā)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云政辦發(fā)〔2022〕11號)、《紅河州加快發(fā)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方案》(紅政辦函〔2022〕97號)等文件精神及國家、省、州相關工作部署,結合蒙自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蒙自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規(guī)劃、建設、準入、配租、運營、退出、監(jiān)督等管理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保障性租賃住房,是指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的,以限定的標準和價格,向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難群體出租的住房。
在滿足本地公租房、棚改安置房需求,并穩(wěn)步擴大保障覆蓋面的前提下,部分閑置的公租房和棚改安置房可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
第四條 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住建部門)負責蒙自市轄區(qū)內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有關管理工作。
宣傳、發(fā)改、教育體育、公安、民政、財政、人社、自然資源、退役軍人、衛(wèi)生健康、市場監(jiān)管、林草、殘聯(lián)、稅務、鄉(xiāng)鎮(zhèn)(街道)等部門按各自職責,負責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工作。
第二章 規(guī)劃與建設管理
第五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由政府給予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多主體投資、多渠道供給,堅持“誰投資、誰所有”,主要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yè)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yè)園區(qū)配套用地和存量閑置房屋建設,適當利用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建設,并合理配套商業(yè)服務設施。支持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住房租賃企業(yè)建設和運營管理保障性租賃住房。
第六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審批事項原則上不得超出《云南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事項清單》范圍,并根據(jù)清單動態(tài)壓減。由市發(fā)改部門牽頭,相關部門根據(jù)各自職責完成相關報批手續(xù)。各審批部門精簡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審批事項和環(huán)節(jié),構建快速審批流程,提高項目審批效率。由市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聯(lián)合審查建設方案,出具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后,有關部門即可辦理立項、用地、規(guī)劃、施工、消防等手續(xù)。
第七條 取得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后,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按照居民標準執(zhí)行。水、電、氣供應企業(yè)要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做好保障性租賃住房配套管網、線路的建設、擴容,保障水、電、氣供應和使用安全穩(wěn)定,不得收取規(guī)定外的其他費用。
第八條 在普通商品房開發(fā)項目中配建一定比例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應當在項目出讓條件中,明確配套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總面積、單套建筑面積、套數(shù)、套型比例、建設標準以及建成后移交或者回購等事項,并以合同方式約定。
第九條 按照使用對象和使用功能,新建或改建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按照相應的標準建設。
新建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房源應相對集中,戶型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原則上不少于所申報項目總套數(shù)的70%。在本辦法印發(fā)實施前已建成或已開工建設的項目,可適當放寬戶型建筑面積標準。
第十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標準應符合國家和省、州有關要求,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配置多元化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規(guī)劃應科學統(tǒng)籌、合理布局、配套建設,充分考慮交通、工作、就醫(yī)、就學、購物等實際需求,合理安排區(qū)位布局。保障性租賃住房,應符合安全衛(wèi)生標準和節(jié)能環(huán)保要求,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
第十一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產權應合法明晰,租賃或委托代管的房源應產權合法,租賃關系明晰、穩(wěn)定。
第十二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按照規(guī)定配套市政公用設施,合理配套商業(yè)服務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商業(yè)服務設施建筑面積原則上控制在建筑總面積的30%以下。保障性租賃住房應完成簡約、環(huán)保的基本裝修,注重實用性,達到基本入住條件。
第十三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按照本市城區(qū)市場租賃住房平均租金85%確定。市場租賃住房平均租金標準評估周期原則上不低于2年,由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聘請具備資質的機構進行評估,向社會公布,實時調整。
第十四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產權或運營(管理)單位應承擔房屋使用安全主體責任,建立房屋安全使用管理和突發(fā)事件應急預警處置制度,定期對房屋安全進行檢查;應當落實消防安全責任,配備符合規(guī)定的消防設施,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道暢通,定期開展消防安全檢查。
第十五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享受下列優(yōu)惠政策:
(一)國家、省、州、市出臺的相關用地優(yōu)惠政策;
(二)有關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和經營環(huán)節(jié)的相關稅收優(yōu)惠政策。
第三章 房源和保障資金籌集
第十六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可以多種模式建設,多渠道籌集,具體有以下方式:
(一)政府投資新建的保障性租賃住房;
(二)政府投資改建的保障性租賃住房;
(三)在普通商品房開發(fā)項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租賃住房;
(四)社會捐贈及其他渠道籌集的保障性租賃住房。
第十七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
(一)中央、省安排的專項補助資金;
(二)市財政年度預算安排的資金;
(三)銀行貸款;
(四)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租金收入;
(五)配套設施收益;
(六)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可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資金使用范圍的其他資金;
(七)社會捐贈及其他渠道籌集用于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建設資金。
項目單位嚴格按照資金管理辦法使用資金,市財政部門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資金支持力度。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專項用于保障性租賃住房購建。
金融部門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運營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向保障性租賃住房自持主體提供長期貸款。
第四章 準入管理
第十八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申請條件和申請資料
(一)保障性租賃住房申請對象應符合下列條件:
1.保障性租賃住房申請對象在申請地人均自有產權住房建筑面積在15平方米以下(含15平方米)或無自有產權房屋(含商鋪、車庫等)的住房困難戶;申請人及其共同申請的家庭成員在申請之日前2年內未購買或出售過房產(含贈予和繼承);
2.一個家庭或單身人士只能申請租賃一套保障性租賃住房,以家庭為單位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需確定一名家庭成員為申請人,其他家庭成員為共同申請人;單身人士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本人為申請人;申請人應當年滿18周歲且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3.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在本市各街道轄區(qū)內實際居住且有穩(wěn)定職業(yè);
4.保障性租賃住房對于申請人收入不設門檻;
5.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未享受公共租賃住房實物保障或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等保障性住房政策;
6.符合條件的其他群體,由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按照國家、省、州相關政策文件規(guī)定,適時調整并向社會公布。
(二)保障性租賃住房申請資料
申請人備齊相關資料,向戶籍所屬社區(qū)或居住地所屬社區(qū)提交申請資料。申請資料包括:
1.保障性租賃住房申請表、申請書(原件);
2.申請人、共同申請人簽字并按手印的工作情況和住房狀況等信息承諾書(原件);
3.戶籍證明材料:申請人、共同申請人的身份證、戶口簿或戶籍證明(復印件);
4.婚姻情況證明材料:結婚證;離異的提供離婚證、法院離婚判決書或離婚協(xié)議書;喪偶的應提供死亡證明材料(復印件);
5.收入情況證明材料:工作單位開具的工資收入證明或其他收入證明材料、個人提供的收入承諾書(原件);
6.非蒙自市戶籍人員應提供由公安機關辦理的本市各街道轄區(qū)有效期內的居住證(復印件);
7.穩(wěn)定職業(yè)證明材料:
(1)外來務工申請戶:提供與工作單位簽訂的勞動用工合同(復印件)和帶二維碼辨別真?zhèn)蔚男聟⒈;麅裕幻勺允腥肆Y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提供的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保險個人參保繳費證明(原件)、蒙自市醫(yī)療保障部門提供城鎮(zhèn)職工醫(yī)療保險繳費證明(原件);
(2)外來個體營業(yè)申請戶: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商鋪租賃費納稅證明、營業(yè)用房租房完稅證明、營業(yè)用房租房合同、營業(yè)用房照片(復印件)。
8.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在戶籍地未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證明(原件)。
第十九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申請人應當如實申報家庭基本信息、家庭住房狀況,聲明同意接受相關單位調查核實其家庭基本信息、家庭住房狀況,承諾提供的材料真實有效,符合配租政策的相關規(guī)定,若存在瞞報、虛報、謊報等情況,一經查實取消申請資格,并記入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檔案。
第二十條 職工住房需求較多的用人單位,可采用團租方式向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集中安置,用人單位負責統(tǒng)一核查申請人提交的相關材料,并協(xié)助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做好配租管理相關工作:
(一)配租前,用人單位負責組織職工報名申請、為申請人出具真實的收入證明、核查申請人提交的相關材料、在單位內對申請人有關情況進行公示、將職工申請材料集中提交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審核、協(xié)助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告知審核結果;
(二)配租過程中,用人單位要協(xié)助產權單位或其委托的運營單位與符合條件的職工簽訂入住協(xié)議;
(三)配租后,用人單位要協(xié)助產權單位或其委托的運營單位做好租金及相關費用收繳、保障性租賃住房日常使用監(jiān)管、清退不再符合條件的承租人等工作;
(四)單位團租房屋及相關設施設備發(fā)生人為損壞的,由用人單位或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修繕,單位承租人支付相關修繕費用。
第二十一條 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申請人為蒙自市各街道城鎮(zhèn)居民戶籍的,申請由戶籍所屬社區(qū)受理;申請人為非蒙自市各街道城鎮(zhèn)居民戶籍的,申請由居住地址所屬社區(qū)受理,社區(qū)對受理資料進行初審并入戶調查:
1.對申請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進行初審;
2.初審符合申請資格的,對實際居住地點、家庭成員、自主營業(yè)地點、工作地點等情況進行入戶調查,將申請情況及資料移交各街道辦復審。
(二)各街道辦對社區(qū)初審結果進行復審,對復審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7日,經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移交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進行審核;
(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負責將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信息采集登記,并同時移交市自然資源部門、市公安部門、市人社部門、市稅務部門、市市場監(jiān)管部門進行聯(lián)審;
(四)市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對申請人及共同申請家庭成員的房屋產權情況進行審核,審核結果及資料移交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
(五)市公安部門負責對申請人及共同申請家庭成員的戶籍信息、居住證的真實有效性進行審核,審核結果及資料移交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
(六)市人社部門負責對申請戶的穩(wěn)定職業(yè)情況,勞動合同、養(yǎng)老保險參保情況的合法性、真實有效性進行審核,審核結果及資料移交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
(七)市稅務部門負責對外來自主營業(yè)申請人的納稅情況進行審核,審核結果及資料移交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
(八)市市場監(jiān)管部門負責對外來自主營業(yè)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提供的營業(yè)執(zhí)照的合法性、真實有效性進行審核,審核結果及資料移交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
(九)市住建部門負責對申請人商品房合同備案的情況進行審核,審核結果及資料反饋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
(十)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收集匯總各成員部門反饋的審核結果,綜合評定申請戶是否具備保障性租賃住房配租資格;對申請戶配租資格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15日,經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制定配租方案、組織申請戶配租抽簽;
(十一)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對抽簽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15日,經公示無異議或異議不成立的,組織申請戶辦理入住手續(xù),公示異議成立的,取消房屋配租資格;
第二十二條 在保障房審核配租、租后管理工作中,各街道辦和市住建部門、市自然資源部門、市公安部門、市市場監(jiān)管部門、市人社部門、市稅務部門等審核部門,可以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工作情況、收入、住房狀況等信息進行核實。各有關單位、審核部門應當予以積極配合,并如實提供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有關情況的證明材料、電子信息等審核所需的各項資料。
第五章 租住管理
第二十三條 州(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引進的特殊專業(yè)人才,行政區(qū)域內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和老年人家庭,在行政區(qū)域工作的全國和省部級勞模、全國英模、榮立二等功以上的復轉軍人家庭、軍隊隨軍家屬以及縣級以上政府表彰的見義勇為人員等,符合保障性租賃住房申請條件的,應當優(yōu)先配租。
第二十四條 若保障性租賃住房房源不足,申請人按審核通過時間順序實行輪候配租。
第二十五條 實物配租的申請戶應在收到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發(fā)出入住通知要求的時限內,申請人攜帶本人身份證件到指定地點辦理房屋入住相關手續(xù)。
申請戶在規(guī)定時限內未辦理入住手續(xù)或辦理入住手續(xù)后自愿退出已配租公共租賃住房的,視為自動放棄配租資格,并記入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信息檔案。
第二十六條 政府投資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可由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成立專業(yè)化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營管理公司或通過社會購買服務方式選聘專業(yè)化服務機構等方式,進一步加強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營管理。
第二十七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使用管理:
(一)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承租人與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或保障性租賃住房運營管理公司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二)承租戶工作、房屋(含商鋪、車庫等)、家庭基本情況等發(fā)生變化應及時主動向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如實報備,并按規(guī)定配合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調查核實,一經查實不符合保障條件或發(fā)生變化隱瞞未報的,自違規(guī)次月起按市場租金標準補繳差額房租,并騰退房屋,其違規(guī)行為記入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檔案。
第二十八條 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或運營管理公司負責選聘保障性租賃住房小區(qū)物業(yè)服務企業(yè);新建普通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的保障型租賃住房,由該小區(qū)物業(yè)服務企業(yè)服務。承租戶應按時繳納物業(yè)服務費及其他相關費用。物業(yè)服務費以外的其它費用由承租戶按照相關標準繳納。
第二十九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租金由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或運營管理單位進行收取,專項管理,專項用于償還貸款、日常維護、運營管理。
第三十條 蒙自市保障性租賃住房信息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系統(tǒng)管理,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按戶建立保障性租賃住房檔案,并采取定期走訪、抽查等方式及時掌握承租人及其家庭成員的住房、工作、常住人口等變動情況。
第六章 退出管理
第三十一條 每次租賃合同期限原則上不少于1年,最長不超過5年。承租戶在租賃期限內,經復審,仍符合保障條件的,可續(xù)租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合同期限內,承租人出現(xiàn)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情形,應當騰退所承租的房屋。騰退期原則上不超過7日,騰退確有困難的,經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同意,可給予不超過3個月的騰退期,騰退期內租金按照市場租金標準執(zhí)行。
第三十二條 承租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退回保障性租賃住房:
(一)轉借、轉租或者擅自調換所承租保障性租賃住房的;
(二)改變所承租保障性租賃住房用途的;
(三)破壞或者擅自裝修所承租保障性租賃住房,拒不恢復原狀的;
(四)在保障性租賃住房內從事違法活動的;
(五)無正當理由連續(xù)6個月以上閑置保障性租賃住房的。
承租人拒不退回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市住房保障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退回;逾期不退回的,市級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門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三十三條 對承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暫不收回保障性租賃住房:
(一)在蒙自市各街道轄區(qū)范圍內購有預售住房(人均建筑面積超過規(guī)定標準)且已簽訂《商品房購銷合同》,但尚未交房,經市保障性住房管理部門批準延期并能按市場租金標準繳納房屋租金的;
(二)在蒙自市各街道轄區(qū)范圍內無自有產權住房,因其它條件不再符合保障資格,但能按市場租金標準繳納房屋租金的。
第七章 監(jiān)督管理
第三十四條 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規(guī)劃、建設、準入、配租、運營、退出、監(jiān)督等工作接受社會監(jiān)督。相關部門接到有關違法違紀行為舉報的,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及時處理。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為申請人出具虛假證明材料的,相關部門應當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第三十六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運營、管理過程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失職瀆職的,依法追究責任。
第九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蒙自市行政區(qū)域按照本辦法執(zhí)行,蒙自市轄區(qū)內的各類產業(yè)園區(qū)、鄉(xiāng)鎮(zhèn)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管理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自行制定管理辦法,經市級人民政府批準,報市住建部門備案后,向社會公布實施。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自2025年2月10日起印發(fā)施行。